土壤,发育于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多孔的结构表层;它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本质是具有肥力,能够为植物提供水肥气热等生长的环境条件。
土壤包括三大相:固相、液相、气相
固相:
矿物质:由岩石风化而来的各种碎屑、矿物质颗粒、无机盐组成,占固相的90% - 98%。
有机质:由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残体及其腐败的物质组成,占固相的2% - 10%。还有
各种土壤生物。
液相:
土壤水(土壤溶液):由地上水、地下水进入土壤中而构成。由于土壤中溶解有各种无机盐类、有机
物、 胶体物质等,故土壤水实为浓度不等的土壤溶液。
气相:
土壤空气:由地上进入的氧气、氮气等;有土壤内部产生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土壤有机质的组成分为三大类:非腐殖物质、腐殖物质、土壤微生物。
(1)非腐殖物质:指那些构成生物有机体的化合物以及与生物体化合物相同的各种化合物。
包括未分解、半分解或彻底分解为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动、植物残体和有机肥料等。
主要成分有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由C、H、0、N、Ca、Mg、K、Na、Fe、P、S、Si等组成。
我国各类土壤中约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15-27%左右。
(2)腐殖物质(腐殖质):是土壤的有机物经微生物分解后再重新合成的一种特殊有机质。
约占土壤有机质的50-90%,含量高低是衡量土壤肥力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微生物活动的产物,所以一般不容易被微生物再分解,是土壤有机质中比较稳定的部分,它比动植物残体中的多糖类、 蛋白质还稳定。
(3)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活的有机体,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和重要组成之一。1g土中约有几千万个~几十亿个微生物。 种类:细菌、真菌、放线菌、各种原生动物、低等植物和藻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