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症状解决方案
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防范种植风险,降低种植成本。
春分至清明是小麦生长发育最旺盛和促进苗情转化最关键时期。为加快苗情转化升级,努力夺取小麦丰收,结合苗情,制定小麦田管理意见。
1、及时普施拔节肥。
施肥时间:一般掌握在群体叶色退淡,群体较小,苗情偏弱的,可适当早施。对群体可视苗情偏大推迟到4月初追施。
施肥量:每亩追施尿素7-10公斤。
施肥方法:可趁雨撒施,无雨要推进用耧深施。
2.防病虫害:主要抓好小麦纹枯病,麦蜘蛛,苗蚜的统一防治。
小麦纹枯病:可选用戊唑醇,多菌灵,吡唑醚菌酯等预防。
麦蜘蛛:可选用15%哒螨灵,5%联苯菊酯防治。
苗蚜虫:可选用22%高氯氟噻虫嗪,10%吡虫啉等防治。
3、及时化控放倒伏。
化控对象:高产地块,少数早播、密度过大或施肥过多,长势过旺的地块进行及时化控,防止倒伏。
药剂选择:可选用5%烯效唑20-40克/亩喷施。
4.防御“倒春寒”。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寒流到来之前,应对干旱麦田进行浇灌,保证墒情充足,可有效降低春霜冻的发生几率。冻害发生后,应及时追施速效肥或喷施氨基酸加28-高芸苔素及时补救。